首页>工作动态>本馆动态
焦裕禄同志
焦裕禄纪念园与华中师大协同开展沉浸式“大思政课”展演活动:信仰的力量——“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专场
发布时间:2024-11-26 浏览:0

2024年11月18日,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园)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组团高校、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武汉革命博物馆、大包干纪念馆)、湖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沉浸式“大思政课”校馆台协作系列展演活动:信仰的力量——“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专场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上演,并面向全国直播。

此次展演聚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题,以“歌曲+讲述”的形式,由党史专家、思政课教师、音乐学院教师、红色场馆讲解员、电视台播音员共同组成授课团队,坚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以百年党史的四个时期为时间轴,合作单位结合各自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展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摒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年过耄耋的华中师范大学李良明教授和武汉革命博物馆青年讲解员熊思宇共同讲述了恽代英为了革命理想而英勇牺牲的故事。来自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易星展示了何功伟的《狱中歌声》,讲述了何功伟在狱中斗争,为鼓励战友而填词的事迹。“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铿锵激越的《保卫黄河》歌声中,让人们穿越到那段抗战硝烟岁月。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园)张文静结合焦裕禄同志生前坐过的一把旧藤椅,深情地讲述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一心为民、治理风沙的红色革命故事。“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刘梦觉老师深情地讴歌了为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元勋们。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风云涌动改革起,敢叫天地换新颜。来自大包干纪念馆的贾贵,在一张按有“18枚红手印”的契约书前,讲述了凤阳县小岗农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故事。感叹深圳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带人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现场师生沉醉在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展演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篇章时,华中师范大学梅萍、李芳、徐秉国、薛惠、李春火、彭菊花、刘梦觉深情讲述了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顾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号召新时代青年胸怀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仰,不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展演活动在师生们合唱的《领航》中落下帷幕。

针对校馆台协同,打造沉浸式“大思政课”特色展演活动,华中师范大学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芳教授表示,通过沉浸式“大思政课”,使得当代青年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伟大的焦裕禄精神深深震撼着师生,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深深打动着师生。 我馆张文静在本次思政课中的展演,充分实现了大学生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理性认同与情感熏陶相融通,帮助大学生传承、弘扬和践行焦裕禄精神,促进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行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书写铸魂育人新答卷,要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把对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